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,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,增强青年学子的国家安全意识,强化责任担当,筑牢国家安全防线,4月10日至15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系列活动。
“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”班会
4月10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“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”班会。各团支部组织同学们学习重要理论文章,各班团支书结合动态幻灯片演示,从政治安全、经济安全、网络安全等16个领域阐释国家安全的多维内涵,并通过典型动画短片模拟境外势力策反、网络数据泄露、危害生物安全等真实场景,以可视化形式揭示隐蔽风险,引导学生直观理解“国家安全无小事”的深刻内涵,建立“日常行为与国家安全紧密关联”的认知链路。
部分团支部进一步拓展学习形式,集体观看《202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》,通过侦察员一线办案纪实、专家深度解读等内容,立体呈现国家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与严峻性,强化学生对“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”的战略认知。以直观形式感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。

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
4月11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线上举办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。竞赛期间,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各班级答题进度,实时解答操作疑问,并严格收集、审核学生提交的合格证书。竞赛题目涵盖国家安全法规、保密常识、网络安全等核心内容,特别设置案例分析类题型,引导学生结合真实场景分析风险隐患、推演应对策略。参赛学生在系统巩固国家安全理论知识的同时,通过沉浸式答题强化了“风险识别—逻辑推理—应急处置”的全流程思维,切实将“维护国家安全,人人都是主角”的责任意识融入认知体系,以数字化载体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,为构建校园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笔锋筑盾,安全同行”宣传画创作比赛
4月11日至13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全院师生线上举办“笔锋筑盾,安全同行”宣传画创作比赛。活动聚焦网络安全、防诈反诈、数据安全等核心领域,鼓励同学们运用手绘、数字绘画、板绘等多元艺术形式,将抽象的国家安全理念转化为可视化、具象化的艺术表达。
参赛作品中,既有以校园电信诈骗典型场景为原型的写实插画,通过生动构图揭示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;也有以网络空间安全为主题的科技感设计,用数据流、防火墙等元素展现虚拟空间的攻防博弈。经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从艺术表现力、教育传播价值等维度综合评选,最终20幅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作品脱颖而出。这些获奖作品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进行展览展示,成为深化国家安全教育、传播校园安全文化的鲜活载体,持续发挥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教育效能。
“共筑安全线,同抒爱国情”演讲比赛
4月13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“共筑安全线,同抒爱国情”主题演讲比赛。比赛现场,选手结合国家安全法实践案例、网络安全保卫战、基层反诈行动等真实素材,以《隐蔽战线的无声守护》、《数据时代的安全盾牌》、《青春视角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》等为题,从政治安全、网络安全、社会安全等多维视角,深情诠释“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”的深刻内涵。选手们或援引历史事件剖析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,或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普通人如何参与安全守护,通过鲜活故事将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转化为可感知、可践行的青春叙事。
台下观众随演讲内容深入思考,评委从演讲逻辑、情感表达、现实关怀等维度进行专业点评。当选手讲述边境线护边员的守土故事时,全场掌声雷动;提及青少年防范网络间谍的典型案例时,观众自发展开低声讨论,形成“台上讲述—台下共鸣—思想共振”的沉浸式教育场景,为构建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校园安全防线凝聚力量。

国家安全教育活动
4月15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于各班晚自习教室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网络空间安全与青年责任”为核心内容,通过境外势力利用网络平台策反大学生、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数据安全风险等典型案例,结合近五年网络安全案件数量、信息泄露影响范围等数据对比,系统解析政治安全、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等国家安全核心要素。专家着重指出,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活跃群体,其网络行为规范与信息保护意识直接关联国家网络安全防线建设,强调防范网络诈骗、抵制不良信息、保护个人信息等日常行为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。
在互动问答环节,学生围绕“如何识别网络间谍诱饵”与“个人信息泄露后的补救措施”等问题踊跃提问,主讲人结合《国家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条文展开专业解答,引导学生从“被动接受教育”转向“主动思考责任”,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,营造出“国家安全,人人有责”的浓厚校园氛围。

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,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。此次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系列活动的开展,使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“国家安全、人人有责”的浓厚氛围,有效提升了经管学子的国家安全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。